首页

sm调教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23:35:29 作者:雨后转晴别大意!关键时刻“挪床”能保命 浏览量:64030

昨日(5月24日)

南方的强降雨过程进入尾声

范围收缩到华南一带

强度也有所减弱

预计本周末

除广西、广东、云南等地部分地区

有中到大雨或暴雨外

全国整体天气将趋于平静

5月25日至26日

江南及其以北大部地区

雨水较少

不过

暴雨停歇不等于风险解除

雨后三天

仍是地质灾害高发期

请注意做好防范措施

雨后致灾 夺人性命

  雨后作业遇难

  2024年6月3日,广西河池市天峨县更新乡东瓦村大坳屯,因雨后塌方堵住排水沟导致雨水流入屋内,胡某在疏通排水沟作业时被泥土掩埋遇难

  私自返家被埋

  2020年8月21日,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突发山体滑坡,造成7人死亡2人失联。据悉,事发前当地组织过撤离,9名被埋人员系入夜后私自返回家中

  为什么地质灾害有滞后性?

  地质灾害不仅在下雨时容易发生,还具有滞后性。

  雨停后,山坡上部饱和土体形成的地下水顺着山坡向下渗透汇集,山坡下部岩土体处于超饱和状态,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失稳发生滑坡、崩塌。

  此外,在重力的作用下或雨后边坡处于极限稳定状态时,遇加压、震动、挖掘等人为不合理扰动,山体易失稳发生滑坡、崩塌。

  高发时段与区域

  时间:降雨结束后3天内风险最高,尤其是首次晴天或再次降雨时。

  地点:山区、河谷、高陡边坡、临崖临水路段、人工切坡建房区域等。

山区居民避险

应从细节入手

  对于山区居民来说,根据当地政府的地质灾害预警,在危险发生前及时转移,是确保安全的前提。另外,从细节处科学防范灾害,也能减轻灾害带来的伤害。

  湖南、江苏等地在汛期开展的“挪床行动”,就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。

  “挪床行动”又称为“住前不住后,住上不住下、住高不住低”避险法,通常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生地区生活的群众,下雨时要从楼下搬到楼上住,从靠近山体的后屋搬到离山体较远的前屋住,对家中床铺位置进行调整。这样即使有小的崩塌,滑下来后也不会被伤到。

  2024年5月5日,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甘溪滩镇发生一起山体滑坡险情,石块冲破墙体及窗户涌入房内,皮姓夫妻二人由于听取巡查人员建议,提前搬至离山体较远的前屋居住,最终成功避险

  泥石流、山体滑坡

  来袭如何应对?

  1. 在沟谷内逗留或活动时,一旦遭遇大雨、暴雨,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,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。

  2. 泥石流、山体滑坡袭来,不要顺着河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,应向与洪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爬

  3. 若陷进沙流,别呼救,泥沙会堵住嘴。抱紧大的物体别撒手,再向岸边移动。

  4. 当无法继续逃离时,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

  此外,灾害发生后,如已撤出危险区,千万不要随意返回家中收拾物品或查看情况,避免二次遇险

国家应急广播提醒

地质灾害隐蔽性强

即使天气转晴

隐患仍可能持续数日

雨后恢复生产生活时

尤其要注意安全

提高警惕避免侥幸心理

27日至29日

南方将迎新一轮降雨

请关注临近预警预报信息

避免前往地质灾害易发区域

  来源:国家应急广播综合中国应急管理、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广西自然资源、@中国天气

  (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电影退潮,短剧当道

徐铭辰说,这样“热辣滚烫”的经历让他们对于中华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知。“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体育的力量和魅力,也将以青年视角继续讲好中国体育故事。”

国家医保局:决不让人民群众的“看病钱”“救命钱”变成“唐僧肉”

福田表示,博鳌亚洲论坛影响不断扩大,表明中国推进睦邻外交日益取得积极成效。日中友好是两国共同和必然的选择,日本企业希望在中国投资兴业。日方愿同中方增进相互理解,加强对话沟通,妥善管控分歧,共同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,携手维护亚洲和平、稳定、繁荣的良好势头。

杭州创新推出“小哥码” 向外卖骑手传递城市温度

问:《规定》列举了公司法部分条文溯及适用情形,例如公司法第一百八十条、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,但没有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条,请问基本考量有哪些?

洪涝灾害发生后易感染哪些疾病?如何应对?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!

孟涛,北京市优秀教师,首都体育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头人,长期致力于武术教育与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工作。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、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北京市教委高水平创新团队项目等不同级别的课题多项,出版《武术“丝绸之路”》等学术专著及教材10余部。

法定假期无法转账 延迟付款是否违约

在湿地智慧中心,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分析平台让人大开眼界,该平台于2022年11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。该平台运用GIS信息、云计算、AI识别技术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专网传输等高科技手段,与湿地各个角落安装的共计30多个高清鹰眼探头相连,能够实现生态监测、综合预警等功能。其中,AI鸟脸识别系统,可以通过实时监控,通过比对,对鸟进行统计和识别,该系统不仅让观测的范围更广,效率更高,也让候鸟的研究和保护更加科学。(吴晟炜 周密 俞建伟 姚祥锋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